首页 文化 万博与狗万故事 大街小巷

龙王街 记忆的血液在这里流淌

2020-06-08 15:29 万博与狗万网

龙王街退出历史舞台后修建起林立的高楼 南充晚报记者 张瀚誉 摄

龙王街退出历史舞台后修建起林立的高楼 记者 张瀚誉 摄

曾经的龙王井 罗天文 摄

曾经的龙王井 罗天文 摄

龙王街虽然早已消失, 成为城市主干道的一部分,但龙王街旁那口清澈的龙王井、 青石铺就的石板街、两旁嘎吱作响的木板门、 还有每天清晨大公鸡“哦、哦、哦”的打鸣声、 铿锵有力的“倒粪桶子喽”声, 却成为不少老万博与狗万人心中永恒的记忆。

陈 万 保 63 岁了, 身体向来不怎么好, 阐述这番意思时却声如洪钟,颇有气势。 对于他来说, 龙王街的消失, 从某种意义而言, 体现的是城市的发展、 改造和变迁,乃大势所趋。但老街的符号、 老街的记忆流淌于血液之中, 需要常常怀念和敬畏。

绕不开的龙王井 孕育一代又一代万博与狗万人

说到龙王街, 自然绕不开龙王井。位于嘉陵江边的龙王井,建于清朝时期,历经百余年风吹雨打,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万博与狗万人。据《新修万博与狗万县志》 记载: 龙王井在北津渡江干上,有水自石穴出,甚甘洌,北城饮水此为最珍,说的就是龙王井。

老万博与狗万人都知道, 龙王井共有两个井口,每个井口直径约为60厘米,井内水质清澈,井水甘甜,常年不枯,历史上极少干涸,过去周边老百姓每天都要从井里挑水做饭。尤其是一早一晚, 前往挑水的人络绎不绝,水井边水桶与井壁的碰撞声,扁担与钩子的撞击声、 水桶的摇晃声以及挑水人肩膀上的担子上下摇动的节奏,挑水人之间简单的交谈、欢快地嬉笑打闹, 都显得那么的和谐、愉快、自然。

时过境迁, 当年泉涌不止的龙王井,早已被尘封,不再使用。但曾经居民在古井旁打水的温馨画面,依旧为人津津乐道。 陈万保告诉记者, 自己的祖祖辈辈都在龙王井边生活, 从小他们就在这口古井中打水,每天早晚均不例外。记忆中,井边时常充满着欢声笑语, 一桶桶沉甸甸的水打回家,甘甜可口,冬暖夏凉,既可用来洗衣、做饭,又可兼做冰箱使用,冰镇去热,那凉爽简直无法言表。“这口古井对我们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, 就像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一样,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。”

半边街延伸成龙王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蓬勃生机

关于龙王街最早的形态,坊间有言称:在清末至民国年间龙王井附近只是个半边街或住户不连缀的地带,但随着后来到此谋生的人口增多,半边街逐渐延伸,便形成了一条临江的小街。

随着龙王街的不断发展,资料已有了明确记载。 万博与狗万市地名办1996年9月编著的《万博与狗万市三区城市街名通览》中记述:龙王街在万博与狗万市顺庆城区东北部, 嘉陵江西岸。南起胜利路,北至天宫街。始建于1955年, 因旧城龙王井得名。街长1271米,宽7米。其中三分之二为沥青路面, 三分之一为混凝土路面。两旁建筑多为木架穿斗式结构的平房,屋子大多数都是木门,往里是顺着山势地理,靠山岩而修建的;往外的街房,则是一家连着一家,一户挨着一户的吊脚楼。

陈万保介绍说,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 龙王街这条远离城中心的小街,跟上了改革开放的步子,建设发展越来越快, 使这条临江的街道有了蓬勃的生机。

陈万保告诉记者,2004年滨江大道修建完成, 龙王街退出历史舞台,曾经的吊脚楼、 青石板已难觅踪影。现在映入眼帘的滨江大道,一侧是林草相间、郁郁葱葱的绿地,赏心悦目,另外一侧则是高楼大厦,特别是到晚间,灯火辉煌,现代都市气息十足。

相关链接

一段有味道的往事:“倒粪桶子喽”

龙王街和其他老街一样, 都有说不尽的历史、讲不完的故事,但相传甚广的还属那段有味道的往事———“倒粪桶子喽”。时间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 每天蒙蒙亮,大公鸡“哦、哦、哦”叫个不停, 与此同时不长的龙王街上, 准会响起阵阵吆喝,嗓门不大,但在清晨的宁静中却显得格外清脆, 为平凡的市井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。

“嘎吱”“嘎吱!”不一会儿, 接二连三的木板门声响起, 走出一个个头发蓬松、 睡眼惺忪的人, 提着或端着一只只粪桶子, 自觉的就放在了门边, 等着专门挑粪的人前来取走。

陈万保饶有趣味地讲到,那个时候,一家大小都挤在狭窄的平房里, 家中几乎都没有专门的卫生间, 为了方便夜晚上厕所, 家家户户都备有尿罐、夜壶。当时他还年少, 父亲又外出谋生, 是家中唯一的男丁,“倒粪桶子”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。其实,他很是讨厌又臭又脏的粪桶子, 每次倒完之后,他都要狠狠地用竹刷子戳上几回,为此还挨了不少骂。

“粪便是天然肥料,不仅是农家必需品,还能变现,‘粪老板’ 也就应运而生。”陈万保回忆说,当时前来收粪的,通常都是壮实的大汉,看上去有一身蛮力, 拉着个板车,装个圆木桶,木桶上开了个口。 这些粪便, 一般都是被附近的生产队收去作肥用,这些是上好的农家肥,种出的菜不但好吃, 还可以软化土壤、 增加土壤有机成分。

“如今,虽然告别了粪桶时代,龙王街也自然融入到现代城市之中,人们也享受到了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便利,但每当回忆起老街、老人、老事,依旧历历在目,充满亲切和温馨,仿似昨天。”怀旧的陈万保说起这些,感到了一丝幸福。万博与狗万晚报记者 陈松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